郎静山 liang jingshan

他把照片拍成了画,ses photos sont comme des tableaux

略懂一些摄影或书画的人,对“郎静山”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,他是民国极负盛名的摄影家。在其近百年摄影生涯中,创下了不少“第一”的头衔:中国第一个拍下女性裸体的摄影师;第一位以“集锦摄影”表现中国画意的摄影家;第一位拥有世界各国最高名衔的华人 。。。

《美人胡为隔秋水》1932

郎静山总是一袭蓝色长袍,一双黑色布鞋,背着照相机走遍千山万水。他曾说,“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。”“相机比太太还重要。” (这就不对啦 NDLR)

郎静山

他用毕生的精力捕捉和创造中国山水意蕴的自然美,若你看到他的摄影作品,一定会惊叹地喊出:“这分明是一幅中国画呀!”,因为他的这双眼睛,就是一只最精良的镜头!

1892年(清光绪18年),郎静山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封建官僚家庭,由于父亲喜欢收藏书画、唱戏和照相,郎静山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。1911年始入申报馆工作,12岁时,郎静山进上海南洋中学读书,在图画老师李靖兰处学会摄影原理、冲洗和晒印技艺,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不过当时肯定没人想到,这位“小少爷”会引领中国摄影艺术的潮流。

1912年,完成学业的郎静山先后进入上海《申报》、《时报》,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之一。他虽以摄影记者为业,但却以仿画摄影作品见长。他借鉴传统绘画艺术“六法”,潜心研习、加以发挥,摄制出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,自成一种超逸和俊秀的风格。这些作品,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。

1925年,郎静山成为中国摄影学会创办人。

1928年,任上海时报首摄影记者,发起并成立了上海“中华摄影学社”,这是我国南方第一个摄影团体。

1933年 郎静山 《迎客松》

同年,郎静山拍摄了中国的第一张女性裸体摄影作品,在那个传统观念束缚的年代,是多么大的突破啊!据悉,照片中的女子姓张,四天后她因此被父亲打得遍体鳞伤,为自己勇敢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

1930年,郎静山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,开创了中国摄影教育的先河。

《烟波摇艇》 1951年

郎静山还开创了一条“集锦摄影”的新路,以相机代替画笔,重塑中国画的山水意境。他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绘画艺术,运用暗房技术把不同时间、不同地点拍摄的影像结合在一起。我们现在知道这种技术叫“PS”,可在当时这叫“集锦摄影”,是创举!

1945年 郎静山 《晓风残月》

《晓风残月》描绘的是一对恋人,即将别离,彼此的感受如随风飘散的柳丝般慌乱。恋人的心,于小舟中摇摆不定。踏实的田地也没于湖中不再可靠。渺小的远山,居高临下的柳枝,与几个简单的主体中酝酿赶上。余音袅袅,尽显含蓄之美。

或许,多数观赏者只会被这张作品的诗意吸引,而不易察觉出它是用四张底片集锦而成。郎静山说:“我做集锦照片,是希望以最写实、最传神的摄影工具,融合我国固有画理,以一种‘善’意的理念,实用的价值,创造出具有‘美的作品。”

1963 郎静山 《云深不知处》

1934年,其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《春树奇峰》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。从此,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,在世界摄坛中独树一帜。

1934年 郎静山 《春树奇峰》

中国禅宗曰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,见山是山。见水是水”,隐喻着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之关系。郎静山则擅长表现这种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关系,“隐逸高致的名士”与“氤氲朦胧的山水”,构建成为他心中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
1933年 郎静山 《临流独坐》

除了以物来影射思想、感情,郎静山的作品中还有许多人物景点。郎静山喜欢张大千的胡子,所以张大千常常是郎静山戏作的模特儿。

《张大千》1950年

郎静山的艺术之路和际遇也与张大千有相似之处,他们都曾努力地希望被世界所接受。只是郎静山缺少张氏和西方顶尖艺术大师会晤这一节,但却比张幸运得多的拿到许多国际奖牌。张大千一直在冥思苦想怎样将中国的笔墨与世界接轨,从而达到自我人生的顶峰。而郎静山是用照相机与感光材料,千方百计地弄出中国画的味来。

除了摄影,郎静山在做男人、父亲上一样超然有度。他认为,“人要是没有觉知,就什么都没有了。” 郎静山从来都不教训自己的孩子,是要他们自己察觉所有的事情,以孩子是否能自觉,来衡量他们是否成长。郎静山一共有十五个儿女,却随时局磨折,分别落地于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生根成家。

这位跨越了一个世纪的百岁老人,童年及求学在满清末年,事业和名声随民国展开,中年以后在台湾孤岛一待就是四十年。

1995年,郎静山在台北逝世,享年104岁。

摄影是静止的,郎静山的一生却是充满着创造与生机的,“人活着要有生趣”,也许这才是郎静山所追求的人生境界。

Check Also 推荐文章

【东西视记】法国印象派圣地写生 Peindre à Moret

En 1882, Alfred Sisley s’installe à Moret-sur-Loing. Au cours des vingt dernières années de sa …